相关分类
    学院领导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分党委委员
  党政科室
  系所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old > 机构设置 > 中心设置
功能乳品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重点实验室
发布日期:2008-10-30访问次数: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中心网址:http://fdl.cau.edu.cn


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同建设。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农业大学,以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为基础,整合畜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微生物领域的研究力量与资源,围绕和瞄准我国乳品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并培养高层次人才,为我国乳品行业搭建开放性、综合性的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平台。经过几年的建设,实验室已成为既能够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与技术研发,又可以实现各种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及其模拟参数,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开放的综合性实验室,实现了我国乳品科学与生物学、营养学、机械工程学等相关领域研究力量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实验室根据国家乳品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功能乳品国际科技前沿和我国乳品发展要求,围绕乳品科学基础理论、乳品生物技术、功能性乳制品开发、乳品关键设备等等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一系列基础研究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室共设置了六个研究方向:①乳品加工共性关键技术研究;②乳成分的功能研究与功能性乳制品开发;③乳品生物技术及益生菌生物工程技术研究;④乳品加工与包装关键设备研究与开发;⑤乳用益生菌库的建立、扩增以及生理功能的研究;⑥乳清蛋白的改性技术研究及功能乳基料的开发;⑦乳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

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人员25人,其中 “教育部人才项目特聘教授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各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客座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6名,中青年科技人员占44%,是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包容并进的科研团队。

实验室拥有良好的试验设备和条件,总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设有乳品加工技术、乳蛋白结构与功能、乳品营养与安全、乳品工程装备、应用微生物学、益生菌资源与应用、乳酸菌遗传与代谢工程、生物化学、食品物性与新材料9个研究室。实验室拥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实时定量PCR仪、多肽合成系统、流变仪、粒径仪、质构仪、差式热量扫描仪等仪器设备 120余台套,并拥有一个乳品加工中试车间。可实现乳品理化检测、功能物质分离纯化、功能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蛋白组学分析、微生物研究、发酵工程、产品中试研发,为高水平的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实验室是我国乳制品及畜产品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知名高地。面向科学前沿,注重基础研究,着力自主创新。近五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50余项,经费3000多万元,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省部级项目等,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其他省部级奖2项;鉴定科研成果15项;培养博士、硕士300多名,发表科技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 110 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1 项;出版专著译著 20余部。

实验室广泛加强和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共接待国内外包括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马里奥卡佩基教授在内的来访500余人次;国内外专家、学者学术报告65次(其中国内45次、国外20次);同时实验室派出60余人次在国内外访问讲学、参加会议或合作研究。实验室共批准了50多项开放课题,其中5项为国外开放课题。实验室与日本、新加坡、泰国等的研究者共同发起并承担了“亚洲人肠道菌群调查分析及优良益生菌分离”研究项目,参与欧盟DOCUMAP项目—食品研发、供给一体化管理模式及其采后科技的发展研究。

实验室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先后与三元食品、蒙牛乳业、中粮集团、卡夫食品建立了合作研究中心,并与伊利集团、三元食品联合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项目合作,使得大量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到产业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支撑和引领我国乳品领域的科学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志存高远,海纳百川。功能乳品实验室在未来的几年内在保持乳品加工及功能研究优势的基础上,秉承“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指导方针,将继续拓展基础理论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乳蛋白及多肽构效关系、乳成分作用的分子机制、乳品精深加工理论与技术集成、优良益生菌功能研究与应用、乳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力争在短时间内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功能乳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为我国的乳品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卓越的贡献。
 

中心网址:http://fdl.cau.edu.cn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