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高速模式。

学院新闻

食品学院举办“食品科学+人工智能:研究与教学新范式”学术交流会

发布日期:2023-11-13   浏览次数:

  2023119日下午,“食品科学+人工智能:研究与教学新范式”学术交流会议在食品学院224会议室举行。会议邀请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闵巍庆、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讲师张宪林以及AI视觉技术中心技术专家王果。学院工会副主席曲桂芹出席并致欢迎词,她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各行各业,包括高校教学与科研在内。人工智能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和影响日益显著。高校教育和科学研究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响应这一挑战和机遇。会议由食品学院工会青年委员洪惠副教授主持。

闵巍庆研究员带来了题为“食品计算与技术”的精彩报告,探讨了机器学习在食品领域的新动态,分析了用机器学习模型来设计新的蛋白质以及根据分子结构预测气味等新方向,介绍了人工智能与食品科技结合后出现的食品计算的概念。团队针对食品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系列食品图像识别的方法,推动饮食健康分析从半自动化走向智能化,辅助人们解决健康问题。

张宪林博士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智慧教学-未来教育的AI变革”的精彩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与智慧教学理论概述、实际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教学、自动批改作业、智能推荐系统、在线教学助手、职业发展规划等功能能够提高教育的可及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动力,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工具,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成长。

AI技术专家王果带来了题为“AI Native Scientific Research”的精彩报告,首先用图灵测试引出了AI的定义,解释了AI的算法是模仿人类的神经网络的系统。介绍了AI的深度学习方法、强化学习方法以及通过预训练、督导式训练以及增强式训练来训练GPT模型的方法。分析了GhatGPT的诞生发展以及流行的原因,用易懂的方法介绍了GhatGPT是一种文字接龙的过程。最后分析了AI未来在食品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学院工会副主席曲桂芹、学院教发分中心副主任程楠等20余名教师和学生参加了交流会。本次会议为推进食品学院人工智能与食品交叉学科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经过对话交流,与会嘉宾和专家纷纷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必须持续关注人工智能在食品科学领域发展的可能性,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与食品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为解决我国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问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