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高速模式。

学院新闻

喜报!廖小军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发布日期:2023-05-31   浏览次数:

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上午,以“点亮精神火炬”为主题,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隆重举行。大会期间,宣读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表彰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的决定》,7个团队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26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51名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廖小军教授荣获创新争先奖状。

廖小军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果蔬加工工程科技研究,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专家。现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神农领军英才等,兼任农业农村部果蔬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食品非热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以及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一、二届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八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第十一届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食品工程学会执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技术分会主任委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件;制订我国第一个食品超高压技术的国标以及10项果蔬汁行标;发表论文 575篇、SCI 收录 279 篇,2014-2022连续被爱思唯尔评为“农业与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国高被引用学者”。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

(一)聚焦果蔬加工转化率低、产品品质差的难题,攻克了番茄苹果加工关键技术,解决了量大面广果蔬的提质增效,推动了产业发展。

1、针对我国番茄原料品种与进口装备技术不匹配导致浓缩番茄酱风味淡、粘度低、颜色差,产品出口受阻的突出问题,攻克了国内主栽番茄品种制酱技术,解决了浓缩番茄酱质量问题,助力我国跻身世界番茄加工强国。

2、针对我国苹果原料产地广、品种杂、非商品果多导致浓缩苹果汁后褐变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先氧化褐变,后定向脱除”策略,创建了浓缩苹果汁加工新工艺,解决了贮运与销售过程的后褐变难题,显著提升了我国浓缩苹果汁国际竞争力。

3、针对浓缩番茄酱、浓缩苹果汁加工后皮渣中番茄红素、苹果果胶等功能成分未被利用,创新了果蔬皮渣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了番茄红素与苹果果胶新产品,实现了皮渣高值化利用。

(二)瞄准食品非热加工国际前沿技术,发展了超高压杀菌理论,创建了超高压工程化技术体系,提升了超高压设备性能,引领了果蔬加工方式从“热”向“非热”转变,推动了技术变革。

1、创建了国内食品非热加工研究方向,发展了食品超高压杀菌理论,创新超高压高效杀菌策略,解决了超高压杀菌效果差的卡点难题。

2、阐明了超高压对释放营养素、稳定颜色、防止异味的非热机制,创建了从果蔬原料到果蔬汁的全过程超高压工程化技术体系,突破了果蔬加工锁鲜难的技术瓶颈。

3、支撑了升压快杀菌好的超高压装备研发,制定了新型果蔬汁标准体系,解决了超高压技术产业化的痛点,实现了超高压技术产业化应用,助力我国果蔬加工业升级。

 

   据了解,“全国创新争先奖”是2017年经党中央批准设立的,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技人才大奖。该奖由中国科协和人社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表彰周期为3年。